当前位置:

[七五]大宋小吏_第334章

拉棉花糖的兔子Ctrl+D 收藏本站

  大家看他一团孩子气的样子,都只觉得好笑。

  云雁回认真地说:“那你可要努力了,斋长要在各方面都能服众,且组织、关心好整个斋的学子学习、生活,是很辛苦的。”

  “我可以的!”郑凇挺挺胸,颇有雄心。

  ——日后,云雁回果然得知,因为郑凇坚韧不拔,面对府学中各种新规定都没有退让,学习又十分刻苦,因此,他竟然还真当上了书经一斋的斋长。

  又因年纪是整个府学最小的,所以书经一斋,甚至其他斋的学子,都昵称郑凇为“小斋长”。

  “那就好。”云雁回又带他们看了操场,现在大家还不知道,这里是给晨练用的,有各种锻炼器材。操场旁边的器材房里,还放了很多蹴鞠球之类的,更有很多农具。

  有人问这不是给学农田的学子用的,云雁回却神秘一笑,“开学后你们就知道了。”

  大家不以为意,有人还期待起来日后去开封府上实践课。

  云雁回呵呵一笑,“放心,一开学就会有这个机会的。”

  “什么?一开学就有吗?天啊,我还以为起码要等我们学上两年后才有机会呢!”

  “太好了!若是能看看实际是如何处理公务的,对我们大有益处啊,我阿爹正是想到这个,才同意我来府学的。”

  郑凇看着云雁回的笑容,却总觉得是不是有哪里和他的同学们想得不太一样,开封府的实践课?郑凇总觉得自己抓到了什么关键点,却影影绰绰,说不出来。

  直到后来开学了,大概在第四天左右,所有兴奋万分的学生被拖到开封府的菜地里,每人发了一柄锄头或者桶时,众学子才反应过来,难以置信。

  “所以,实践课,就是这么个实践……?”

  所谓就业有保障,难道就是说如果当不上官儿起码会种地吗?

  学子们精神恍惚,不禁怀疑起了人生。从一开始的新式教学、住宿条件到现在的实践课程,都让他们非常震惊。

  这世上哪有学校这么给学生上实践课的,他们真的是来上学的吗?他们上的真的是官学吗?会不会上了个假学校啊?!

  郑凇更看到了他表叔,在一旁露出奸诈的笑容。

  =_=!可不是吗,他表叔在开封府办的一件差事,就是动员所有大小官吏种菜开源节流啊!

  

第208章 我爱种地

  这么一二百号人, 足以将开封府需要耕的地都耕一遍了,当然,前提是人家愿意。

  自然,是有人不大愿意的。

  然而这个时候,开封府的人说了, 来这里实习, 当然是各方面都要实习到, 这边所有官员,上至府尊下至小吏,中间还有皇亲国戚,该干活全都干活, 你们什么功名也没有,又怎能破例呢?

  大家一想,好像也有点道理,但是, 不管怎样还是有点不开心呢。

  此时, 选出来的斋长们就起到作用了, 纷纷约束各自斋中学子,说还没有做就喊退缩,这不是我们读书人的风格。就算有再大不满,大不了你回去之后退学吧。

  这时,也没谁好意思众目睽睽之下退出了,否则此情此景,很可能被鄙视。

  尤其是郑凇那个斋,他们看到小斋长都扛起了锄头,怎么好意思退缩。不仅不好意思退缩,好些年纪大的学子,还过去要帮郑凇干活。

  看到这么一副同学友爱的画面,教授们都露出了欣慰的微笑。

  云雁回的微笑也稍微变了一点味道,“大家干活辛苦了,也可以在旁边喝点饮品,休息一下。嗯,说起来我约的人也应该到了,我去门口迎一下。”

  说着,云雁回匆匆离开了。

  大部分学子,都没怎么注意云雁回的行动,唯有郑凇心中隐隐觉得有点不对。

  “他去接谁?”

  郑凇斋里的学子瞟了一眼,“云先生忙得很,谁知道是印课本的事,还是采购的事?”

  云雁回在教务处挂了个处长的名头,这并非正式的学官,便和大相国寺里自己成立的节会办差不多。教务处的人什么杂事都管,大多却不必上课。

  但是,众学子出于尊敬,也会喊教务处的人一声先生。尤其是云雁回,自从他们知道云雁回不是厨子,而是管过食堂,而且还主编《开封府报》后,更觉得喊一声先生也不冤了。

  自然,说起云雁回要去忙了,大家想的还是什么后勤上的问题。

  郑凇却摇了摇头,觉得这个时候约的人,定然和他们的实践有关系。但是大家都不以为然,郑凇也不好说什么,只是继续干活了。

  这刚刚开始,在开封府官员的教导下,大家进行了耕种,最初还是很有劲头的。正干得热火朝天,有人看到云雁回同一名青年儒生慢慢走过来。

  那儒生虽然穿着没有品级的衣服,但是他的打扮很有特色。

  ——袖口有系带,随时可以把袖子扎紧方便写字;肩上挂着一个大布袋,鼓鼓囊囊,隐约露出纸笔一角;胸口,还挂着一个工作牌。

  大口袋,小牌牌。这个,是非常典型的《东京日报》记者的打扮啊,他们为了采访方便,逐渐人人都习惯了背个口袋,里面装着文房用具,而且还经过改良,方便携带使用。

  这直接导致如今东京坊间,很多百姓管他们叫“大口袋”。

  看到一个大口袋和云雁回一起走过来,有些机灵的,已经猜到会发生什么事了。

  比如郑凇,他就嘴角一抽。

  虽说和表叔相处不多,然而他的日常生活中,真是常常听到阿翁、堂哥描述他是如何不留痕迹坑人,还要叫被坑的人反过来感谢他。现在看到这一幕,顿时觉得非常熟悉,真是“闻名不如见面”啊。

  云雁回笑嘻嘻地给大家介绍:“这位是《东京日报》的记者,李御史,他听闻咱们府学的学子践行农事,特来采访。待会儿咱们选出几个学生代表,接受一下访问哈。”

  一时之间,现场就热闹了起来,很多学子都陷入了兴奋的情绪中,尤其家里并不在城区的学子,对于《东京日报》与记者,他们更多的是久闻其名。

  现在不但见到了,还有可能接受采访,怎能叫大家不激动呢?别说,本来有点累的,现在都觉得又充满了力量,奋力挥动起锄头来。

  爹娘,我要上报纸了!

  • 背景: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
  • 字号:   默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