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

帝师_第37章

来自远方Ctrl+D 收藏本站

  “自古帝王之治,其大不过道法仁善而已。夫帝之圣莫过尧舜,王之圣莫过禹汤。朕自临祚以来,夙夜兢兢,唯惧弗任。图耀先祖,不敢稍有怠忽。于兹经年,仍未穷极致。子诸生明圣人之言,究于实务,必有定见。”

  “朕今向子诸明经问策,需直述以对,毋赘述以浮夸之词、谄媚之言,而不切实用。”

  “聘以良策,朕将慎取,采而行之。”

  翻译过来,可总结归纳如下:

  自古帝王治国,不过道法仁善四字。圣贤之主莫过尧舜禹汤。朕治国多年,兢兢业业,早起晚睡,不敢以任何借口怠工,唯恐不能尽责。累得像头老黄牛,仍觉做得不够,及不上先人丝毫。

  在座诸位都有大才,对此必有见地。有好的意见,尽可当面对朕提。

  务必实话实说,不可满篇浮夸,只一味奉承之词。更不可空洞乏味,没有任何实用的建议。

  不然,被金吾卫拖下去的两个就是前车之鉴!

  若有好的意见和建议,朕定然采纳。

  所以,放心大胆的提吧!

  三百人齐齐默然,纵是杨瓒也吓了一跳。

  原来复试尚不算坑,真正的天坑在这里!

  给皇帝提意见?

  如何把握尺度?

  说轻了不行,说重了更加不行。前者必为天子不喜,后者亦会被读卷官盖上大戳:狂生!

  面对案上白纸,杨瓒很是苦恼。

  鼎臣之言,于他太远。纵然想写,也抓不到重心,写不到点子上。但论及明朝面临的问题,他的确知晓一二。

  小冰河期是老天决定,人力无法更改。

  北边的鞑靼瓦剌,南边的土官土司,沿海的倭寇盗匪,都是不小的边患。至于后期崛起的女真部落,正被朵颜三卫驱赶着上山下海,温饱不济,过着原始人一样的生活。

  此类尚可以提上几笔,浅言几句。

  朝廷内部的问题,却是一个字都不能落笔。

  流民四起,军户逃散,土地兼并,豪强大户蓄养奴仆,更是不能轻易碰触的禁区。

  不客气点说,若没有一座稳固的靠山,没能抱上一条足够粗的大腿,这些会牵扯到士大夫神经的问题,谁碰谁死!

  杨瓒愈发苦恼。

  一边想一边磨墨,砚台里的墨汁将要溢出,仍没有半点头绪。

  复试四平八稳,以稳重见长,殿试自然也不能太过出奇。但想求得好名次,必要有可阐述之言,不致独辟蹊径,发人深省,也不能流于平庸,被打入末流。

  边患不能说,朝政不能说,流民不能说,土地不能说,剩下的唯有……财?

  念头闪过,顿时如醍醐灌顶,精神为之一振。

  于士大夫而言,商道不登大雅之堂,然在现下,却最是安全!

  多数贡士仍在苦思冥想,唯有谢丕、顾九如、崔铣等寥寥数人已铺开纸张,落笔成文。观其神情动作,应是早有腹案,堪称下笔如有神。

  深吸一口气,杨瓒终于有了决定,提笔蘸墨,悬腕纸上。

  开弓没有回头箭,就赌这一次!

  “中兴难于创业,乃前人不刊之说。行百里者半九十,末路之难也。”

  “天子治国以仁,诸公为鼎,河清海晏。瓒出身乡野,见识浅陋,不敢妄议朝政。唯粮秣之忧,民穷财尽,或有浅言……”

  弘治帝背靠龙椅,始终在关注杨瓒的一举一动。不只是天子,几位读卷官也在关注这个不及弱冠的明经。

  马文升和韩文对其欣赏有加,谢迁也是微微点头。

  李东阳神情淡然,难说是好还是不好。

  刘健则微微摇头,暗道沉稳有余,锐气不足。虽不如老者暮沉,却不是青年人该有。

  多数贡士开始落笔,唯有少数几人仍举棋不定。

  奉天殿中再无杂声,唯有笔锋轻动,滑过纸面的沙沙之音。

  读卷官开始在殿中走动,中官得天子之命,立在一旁,重点关注谢丕、杨瓒几人。

  自宣德朝,内廷有专门教授宦官识字之所。不清楚文章内藏何意,一字一句的记下,复述给天子,却没太大问题。

  滴漏轻响,殿中传过回音。

  午时中,御马监掌印扶安领着数名中官,为殿试的明经送上饭食。

  薄薄的两张肉饼,一小碗米饭,一碗清汤。

  众人正在撰写策论,全神贯注之下,少有动筷。

  中官退下,读卷官也离开考场,同样是薄饼米饭清汤,实难以想象,这样简陋的伙食出自御膳房。

  谢丕第一个书就全文,其后是顾九如、董王已。第四个不是崔铣,而是闫璟。

  几人陆续放下笔,用布巾擦了擦手,端起汤碗。

  殿试需得一日,全文已成,待用餐后誊抄即可。

  论策论之才,杨瓒的确不如几人。前几排的明经都开始用饭,他才放下笔,转了转手腕。

  早有中官将几人的表现一一报述天子。

  • 背景: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
  • 字号:   默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