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

帝师_第422章

来自远方Ctrl+D 收藏本站

  王主事没直说,杨瓒却听得明白。

  在双屿设卫,前后诸事,都要胆大心细才能做成。

  相比和番商市货,王主事明显对佛郎机海盗更感兴趣。

  若是周指挥使,怕要皱眉。换成熊指挥使,必会眼珠子一转,袖子一撸,大笑三声,抄起刀一起干。

  想清楚之后,杨瓒突然愣住,生出个奇怪的念头,自己这只蝴蝶,翅膀扇动的幅度似乎有点大?

  本该上山剿匪,擒拿藩王的王主事,被他坑到海上。

  坑虽然深,王主事依旧飞身跃出,几个扫堂腿,将更多人填埋进去。明朝海域内的匪徒不够,直接转向西方探险家,欧罗巴海盗。

  以王主事之才干,甭管哥伦布还是达伽马,无论葡萄牙贵族还是英格兰女王,十成十都得跪。

  摸摸下巴,考虑半晌,杨御史仰头望一眼房顶。

  这是做了好事,还是挥舞着铁锹挖得太嗨,方向没找准,凿过海峡,把欧洲大陆都给坑了?

  管他呢。

  国朝强盛,百姓富裕,欧罗巴会不会泪流成海,关他何事。

  半个铜板的关系都没有。

  杨瓒和王守仁商议妥当,奏疏递送朝廷。

  熊指挥使得到准信,搓着大手,笑得差点合不拢嘴。

  升官算个x!

  既有钱,又能在御前留名,才是真正实惠。

  没被选中的几位指挥使,虽有些遗憾,倒也并不嫉恨。

  移调岛上,金银不少,升迁却慢。说不定到死都是个三品指挥使。

  相比之下,返回原卫,凭此次战功,必能得朝廷嘉奖。积累几年,升入都司或调入京卫,子孙后代的前程绝不一样。

  圣祖高皇帝定下的章程,军民商匠,户籍严格。募军之外,卫所将官士卒都要世袭。

  几名指挥使想得明白,自家儿孙没有读书的本事,效仿李阁老一样,由军户晋身朝堂,位列内阁,无异于天方夜谭,完全想象不能。

  与其做白日梦,不如老老实实在卫军中奋斗。

  自己是指挥使,儿子袭职,少说也是千户。借功劳,升入都司或调入京城,可保三代不衰。

  如像熊指挥使一样,请调岛上,儿孙想要出头,怕会难之又难。

  彼之蜜糖吾之砒霜。

  考虑问题的方向不同,得出的结论自然不一样。

  知晓几人心思,杨瓒也只能耸耸肩膀。

  “人各有志。”

  不管怎么说,几人没有就调遣一事产生龃龉,于他也算好事。

  奏疏递送京城,敕令很快下达,浙江三司都没暗中使绊子,熊指挥使顺利自钱仓所移调海岛。

  带钱走?

  无碍!

  重要剿匪所得,全部带走也没关系。

  吃过刘公公大亏,三司官员忌讳谈钱。

  点选武官?

  没关系!

  都要带谁,同知佥事,千户百户,总旗小旗,随便选!

  兵卒也要带?

  这……好吧,只要不是一盘端,留下足够人手,守到新兵入所,同样随意。

  鉴于同僚下场,三司官员均知,刘瑾不好惹,杨钦差更不好惹。和钦差对着干,绝没有好下场。

  偏偏熊七的靠山就是这姓杨的。

  为早日送走瘟神,别再出什么错漏,只要不过分,凡熊指挥使的要求,一概满足。

  卫所兵额不足,再征调就是。

  朝廷下敕令,流民自动回归,可附户籍。

  归附的户籍,可操作余地相当大。

  附民户必要分田,上田中田和下田,定咬按照一定比例。上田和中田的亩数,不能少过一定数量。

  连年天灾人祸,荒田不少,上田却是有限。

  很简单的道理,如果田能丰产,凑一凑也能交些粮税,谁会乐意做流民?

  附军户就没那么多讲究。

  都是下田也无碍。反正军汉靠饷银吃粮,加上剿匪所得,商人孝敬,一年下来,比种田好上数倍。

  前提是,卫所将官漏漏指缝,别吃相太难看,盘剥太多饷银。

  • 背景: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
  • 字号:   默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