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

帝师_第583章

来自远方Ctrl+D 收藏本站

  洒下种子,交给半大孩子看顾,农人们的精力重回谷麦高粱之上。

  几场冰雹,冬小麦绝收。

  有朝廷发的粮食,饿不着肚子,终究不能解决根本。

  冬税免除,夏粮总是要交。

  为一家老小,今年的春耕必要抓紧。

  杨瓒不晓农事,无从帮忙。不懂装懂,胡乱指挥,怕是会越帮越忙。交代掌理农耕的主簿,记下出苗时间,便不再插手。

  能不能种出玉米,只等出苗再论。

  期间,杨瓒写成两封奏疏,将镇虏营重建及春耕之事详细说明。

  这一次,没有通过厂卫,而是直接送入通政使司。

  种新粮是好事。

  农为国本,是封建王朝不变的根基。关系国计民生,内阁六部都会额外重视。

  最显著的标志,每年春季,天子一家都要扶车下田,缫丝织布。如有皇子皇女,必会提着竹篮,同父皇一起劳作。

  这样的活动,多在皇庄进行,今年也不例外。

  皇后临近生产,不便出宫,朱厚照只能自行前往,和六部九卿一起,挽起裤腿,扛起锄头,下地种田。

  和天子一起种田是难得荣耀。官至侍郎级别,方有资格到皇庄翻地。

  锦衣卫护卫陇头,旗手卫羽林卫散布田庄四周。

  田垄间,天子在前,三位阁老和英国公在后,六部尚书是第三梯队,最后才是通政使鸿胪寺卿等朝官文武。

  朱厚照耕地时,张永丘聚在左,归京不久的谷大用和刘瑾在右,小心照看,时而递上布巾,送上水囊。遇到扒犁歪掉,还要扶上一扶。

  朝官没这么好的待遇,只能咬牙坚持,到地头才能休息。

  过分的是,朱厚照突发奇想,更改规矩,象征性的活动变成实打实耕田。

  半亩地耕完,武将不觉如何,多数文官早眼前发黑,几乎扶不住铁犁。

  朱厚照擦擦汗,回头看一眼,嘴巴咧开。

  杨先生心忧国事,自请留北疆三月,种植新粮,促边民屯田。奏疏送入京城,有些人鸡蛋里挑骨头,说什么超出职任,当另遣朝官。

  其目的,不言而喻。

  少年天子心生不满,磨着后槽牙,冷笑两声。

  无需到北疆,京畿之地一样可以屯田。

  他XXX的,都来给朕翻地!

  知晓民生疾苦,百姓不易,看还有谁站着说话不腰疼!

  倭国的银矿石不断运回,朝鲜的大米一车车不断。双屿截获的走私船成倍数递增——当然,是在海域内动手,还是走出国门拦截,压根不在朱厚照考虑。

  总之,少年天子不缺钱,不缺粮,底气相当足。有耐心,也有信心,和满朝文武耗下去。

  今日的朱厚照,早非吴下阿蒙,驭人的手段越来越纯熟。

  恢复圣祖高皇帝之法,是为肃清朝中,不是饿死两班文武。

  识趣的,抛开不该有的心思,职业生涯无损,有好处还能分一杯羹。顽固不化,固执己见,死不悔改,别怪他下狠手收拾。

  按照杨先生教导,扇完巴掌给颗甜枣。

  只不过,朕给的甜枣,大可接着。不给你,若敢伸手,举刀就剁,谁求情也没用。

  忙碌大半日,众人坐在田边休息。

  朱厚照放下水囊,正撕开麦饼,忽见几名中官从陇头跑来。

  “陛下,宫中大喜!皇后娘娘诞下……”

  “什么?!”

  听到此言,朱厚照蹦起来,不等中官说完,已是嘴角咧开,跑出几步,飞身上马。

  “陛下!”

  张永谷大用和刘瑾几个忙抱起大氅,快步跟上。

  文武立在田中,面面相觑。

  最终,目光集中到三位阁老身上。

  宫中大喜,天子走人,他们是该跟上贺喜,还是留下继续翻地?

  

  第一百五十三章 赏赐

  

  朱厚照一路疾驰回宫。

  至奉天门前,禁卫不敢阻拦,立即避让两侧。想起宫中传出的喜讯,不禁咧开嘴。

  皇子诞生,皇统有续,乃国泰之兆,举国同庆。天子一时高兴,宫门跑马,应无大碍。

  这样的喜庆时候,御史给事中也不会没事找事,泼天子冷水。

  • 背景: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
  • 字号:   默认